基础医学院课程建设取得喜人成绩
发布人:基础医学院  发布时间:2024-01-10   浏览次数:41


近日,从上海市教委传来好消息,由基础医学院汪慧菁老师负责的本科实验课程《机能学实验》获批2023年度上海高校市级重点课程立项。杨智昉、周波老师负责的本科跨学科融合课程《基础医学概论》由我校向市教委申报2023年度上海市一流本科课程。这是继基础医学院继2019年成功获批教育部首批基础医学类《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以来,又一次向市教委申报本科重点课程和一流课程。这表明基础医学院持续推进课程建设取得可喜进展。


目前汪慧菁老师负责的《机能学实验》是针对临床医学和预防医学5年制本科专业的跨教研室的整合式实验课程。课程为全年64学时,授课为小班授课,授课老师11位。课程在学习通上有完整的课件、教学视频、习题,并开展线上讨论。线下的机能学实验室建有1000平米,投入建设经费1000万元以上,建成6间实验动物机能学实验室和2间人体机能学实验室。老师在线下不仅开设基础实验,更是开设综合性实验和设计性实验占比超过50%。每年的实验动物纪念活动成为课程思政的典型案例。过程性评价包括线上作业、线下实验表现、线下实验报告、实验动物纪念活动作业、实验设计方案和实验设计操作、实验操作考核、理论考试。

《基础医学概论B》是供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学习医学概貌而开设的跨学科融合课程,共128学时,包括理论课96学时,实验课32学时。课程融入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医学知识需求重塑知识体系,以正常机体-异常(病变)-药物治疗为主线,将基础医学解剖学、组胚学、生理学、病理学、药理学等学科的知识和技能进行有机地融合。课程利用传统教材和现代信息技术重塑智慧学习环境,配套自编教材优化重组教学内容,节省学时,减轻学生负担;MOOC提供课前预习课后巩固、答疑解惑,获取拓展知识的学习平台;服务于形态学实验的数字高清局解中心、显微互动中心;服务于机能学实验的虚拟仿真实验中心、机能实验室;服务于学生创新创业的创新实验平台。课程落实“以学为中心”教学理念,构建课前课中课后相结合、线上与线下教学相结合、专业知识与思政元素相结合、案例教学与信息技术相结合的“四结合”多元混合教学模式重塑教学模式,促进学生积极思考,最大限度地提升学生的能力与素质,发展创造性思维。

我们将对标《上海高等学校一流本科课程建设的实施意见》(沪教委高〔2020〕30号)等文件要求,结合学校高水平应用型“新医科”医学院建设目标和上海高等教育质量提升十大专项计划实施方案的建设任务,全面实施教育教学改革,稳步规划并推进基础医学的学科发展和课程建设,力争在“十四五”期间,每年申报1-2门校级和1门市级以上重点课程或一流课程。(基础医学院)